圆桌论坛:「疯狂只是表象」丨WAVES新浪潮2025
日期:2025-06-18 17:24:44 / 人气:36
中国创投新纪元:AI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
6月11 - 12日,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举办WAVES新浪潮2025大会,主题为“新纪元”。6月11日下午,一场聚焦AI领域的圆桌对话展开,高瓴创投合伙人王蓓、达晨财智合伙人王文荣、五源资本合伙人刘凯、阿尔法公社合伙人刘罡、创新工场执行董事任博冰、线性资本董事总经理郑灿等投资人参与,主持人“暗涌waves”作者徐牧心主持。
投资人视角:忙碌背后的变化与应对
日常工作的改变

徐牧心引导话题,询问DeepSeek和Manus出现后投资人的日常工作变化。
王蓓:今年投资人十分忙碌,每天可能要开2位数的会。当下创业者愈发年轻,技术基础提升为创业提供了良好土壤,“一人独角兽”现象凸显,技术平权让不具备传统背景的年轻人也有机会创业。高瓴创投偏好有动手能力、有海外市场雄心的华人创业者。
王文荣:AI创业变化快,技术迭代迅速,一级退出周期长。决策时要选择大概率成功的方向,排除风险高的方向。
刘凯:DeepSeek和Manus代表AI时代的变革,技术更加开放,创业机会增多,应用端门槛降低,不再依赖大厂和知名研究员背景。
刘罡:DeepSeek和Manus印证了新一代华人创始人主导全球化公司的趋势,增强了市场对华人创始人的信心。
任博冰:思考AI基金应如何改变,包括投资逻辑和组织结构,尝试用AI优化投资孵化流程。
郑灿:更加关注人,重视创业者的执念和执行力。
PMF指标的变化
徐牧心提出PMF是否还是AI投资人最核心指标的问题。
王蓓:PMF更多是过程指标,VC应基于相信去支持创业者,关注产品能否创造价值,供给创造需求,而非单纯追求PMF、ARR等指标,避免偏离价值创造逻辑。
王文荣:PMF在软件行业很重要,但软件赛道回报情况复杂,创业者需权衡选择。
刘凯:AI有问题驱动型和技术驱动型两种范式。问题驱动型可参考传统指标,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指标体系在AI领域部分失效;技术驱动型更看重团队和技术进步,不依赖PMF指标。
刘罡:AI公司普遍未找到PMF,但随着基础模型和技术路线清晰,探索PMF的可能性和成熟度会提高。
任博冰:认为PMF指标在当下时代作用有限,变量太多,应寻找更好的指标。
郑灿:传统PMF难以实操,关键是产品能否让用户喜欢或不得不用,现在试错成本低,更易探索产品形态。
估值探讨:与AI公司发展阶段的适配性
徐牧心询问当下初创公司高估值与AI公司发展阶段是否适配。
王蓓:市场热导致估值波动,投资应基于对未来的预判,找到未形成共识但有潜力的项目,比市场认知提早一步判断公司价值才是关键。
王文荣:项目贵是因为赛道估值对比和机构配置需求,存在泡沫,合理估值是安全垫,达晨在部分项目布局时估值低,回报较好。
刘凯:估值贵贱相对,选对赛道且团队成长,项目长期看就不贵,如红杉投资OpenAI的案例。
刘罡:估值重要也不重要,若有助于公司成功则合理,过高估值可能给创始人带来决策问题。
任博冰:投融资是双边交易,投资人和创始人对估值的看法常不一致,需考量估值合理性与公司发展的匹配度。
郑灿:早期投资更关注创始人实际资金需求,据此推算合理估值范围。
给新入行创业者的建议
徐牧心让各位投资人用一句话给新入行的创业者建议。
王蓓:不要考虑过多未来与大厂的博弈,先动手做出产品,边做边调整,注重动手能力。
王文荣:拥抱变化,脚踏实地,守正出奇,利用AI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创业方向。
刘凯:国内AI创业才刚开始,用美国或移动互联网标准衡量不准确,务实做产品,找用户迭代。
刘罡:寻找基于AI基础设施的真实客户需求缺口,梦想要大,从小处做起。
任博冰:AI创业市场集中度高,很多市场无人做,关注AI之外的需求,不要上来就追求宏大目标。
郑灿:AI是未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最大推动力,创业不存在早晚,但要清楚创业的艰辛,有执念和执行力就值得去做。
此次圆桌论坛深入探讨了AI领域的投资现状、变化及创业建议,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思考。
作者:盛煌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中国为何飞不起全球最大客机 A3...06-30
- 这家 23 人的游戏公司,计划赴美...06-30
- 辅助驾驶,不再是性价比游戏06-30
- 大模型抢不了张雪峰的饭碗06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