‌一个80后东北人,要IPO了‌

日期:2025-05-04 13:10:49 / 人气:16



在餐饮业的浩瀚星空中,又有一颗新星即将闪耀。这位新星并非出身名门,而是一位80后东北人宋奇,用一碗重庆小面,书写着自己的资本传奇。近日,他创立的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,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,冲刺“中式面馆第一股”。

宋奇的故事,始于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的一段麦当劳工作经历。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宝贵的运营经验,更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回到广州后,他加入了百胜中国开发部,进一步磨练了自己的选址和开发能力。然而,真正的创业之路,却并非一帆风顺。从饺子店到茶餐厅,宋奇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创业尝试。但正是这些挫折,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心。

偶然间,宋奇在一档综艺上听到了“重庆小面”这个名字。这个充满地域特色的小吃,瞬间点燃了他的创业激情。他决定和大学同学、现在的妻子罗燕灵一起,飞往重庆取经。在重庆的一家小面馆前,他们赖了半天,交了五千块学费,终于用八个小时把重庆小面最精华的部分带回了广州。

2014年,宋奇在广州开出了首家遇见小面门店。这家仅有30平方米的街边小店,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。他将重庆小面的麻辣鲜香与快餐的效率完美融合,菜单精简至12款SKU,主打豌杂面、红碗小面等经典产品。客单价定在30元以内,门店动线设计借鉴西式快餐的“即点即取”模式。这一策略迅速奏效,首店月营收突破30万元,坪效达到同期快餐业的2倍。

然而,宋奇并未急于扩张。他深知,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,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于是,他花了大把时间精力打磨标准化体系,从辣椒油熬制到面条煮制时间均建立SOP手册,甚至自主研发智能煮面机,将出餐时间压缩至2分钟。这些努力,让遇见小面的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,也为日后的快速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随着市场的认可,遇见小面很快也吸引了资本的青睐。据企查查信息,遇见小面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,估值一度飙升到了30亿元。这些资金被用于搭建中央厨房、数字化系统以及加速品牌扩张。在资本的助力下,遇见小面进入了加速发展期,门店数量迅速增加,品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。

然而,成功并非一蹴而就。在看似顺遂的增长曲线背后,宋奇始终面临品类与市场的双重博弈。重庆小面虽是国民级小吃,但地域性强、客单价低、同质化竞争严重。为了突破这些瓶颈,遇见小面采取了“川渝风味快餐”的差异化定位,将产品线扩展至酸辣粉、烧烤、甜品等川渝小吃,并推出部分门店24小时营业模式,将场景从“快餐”延伸至“夜经济”。

在强化供应链管理和数字化能力方面,遇见小面也布局得相当超前。他们利用数字化系统进行精准营销与菜品迭代,不断提高运营效率。然而,业内人士也指出,中式快餐的护城河仍在于“人”的管理。遇见小面目前店长培养周期需18个月,如何在快速扩张中维持服务品质,将是其上市后必须回答的问题。

从街边小店到拟上市公司,遇见小面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餐饮业的深刻变革。随着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,面类快餐市场持续扩容。据公开数据,截至2025年3月,全国面馆门店数已超66万家,占小吃快餐门店数的18.6%。预计到2025年,全国面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。这一增长态势背后,是消费者对面食的持续青睐以及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的推动。

对于遇见小面而言,上市不仅是融资手段,更是品牌升级的契机。他们将继续深耕供应链、强化数字化能力、拓展产品线并加强人才培养,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。同时,他们也将积极探索新零售模式,通过线上渠道和零售产品突破餐饮时空限制,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捷与惊喜。

宋奇的故事,是一个关于梦想、坚持与创新的故事。他用一碗重庆小面,书写了自己的资本传奇。而遇见小面的未来,也将因为这份坚持与创新而更加精彩。在面类快餐赛道上,遇见小面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奔跑着,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。

作者:盛煌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盛煌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