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、劳动与政治: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
日期:2025-11-23 14:59:00 / 人气:8

市场、通胀与技术带来的经济环境变化
在讨论市场相关话题时,有人认为泡沫一般在联储加息或收紧时才会破裂,但从历史和当下环境来看,存在特殊情况。长端利率无需联储加息就可能走高,甚至在联储降息时也会上升,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通胀的担忧和赤字率问题。
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例,像特朗普这样的角色懂得如何让资本市场持续运转。一些细分领域的科研成功能吸引资金,且不会引发广泛通胀,对于美股成功公司而言,“Goldilocks”(金发姑娘经济,指经济既不过热也不过冷,处于恰到好处的状态)是一个持续的概念,如特斯拉(TSLA)、英伟达(NVDA)等公司,它们在稳定的社会消费氛围中进行产业投资,吸引资金且不造成大规模通胀。这也凸显了通胀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风险主题。12月的FOMC(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)会议对鲍威尔来说决策不易,他可能在没有充分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决策,后续情况有待观察。
中国低通胀与房地产泡沫破裂背景下的机遇与风险
过去几年,中国经历低通胀和房地产泡沫破裂,让很多人有生不逢时的感觉。但实际上,这是一个最好与最坏并存的时代,所感受到的风险和可能面对的机会一样大。
技术、劳动与政治的历史关联
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,技术决定了劳动的方法,劳动的方法决定了政治,技术的改变,尤其是划时代技术的改变,一定是政治变化的先行指标。
农业年代: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
在1600年之前,西欧约80% - 90%的人从事农业生产,当时没有更高级的生产力,种地是主要工作。农业生产依赖人和土地两个要素,而土地具有地理位置的分化特点,难以像资本那样集中。这种分化使得封建主义成为各地自然的生产关系选择,文化并非生产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,技术才是关键。
以马克思对法国小农经济的分析“一袋马铃薯”来形容,农民彼此相似却又相互独立,统治阶级只需少量精英武装就能统治农民。农民起义多是为生存,如黄巢、陈胜吴广、李自成等起义,当生存需求满足后,他们缺乏打造新社会架构和超越封建组织的能力,因为生产力未提高,仍是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,只是换了地主。不过,随着欧洲农业技术进步,英格兰在1400 - 1851年间农业劳动力人口下降,技术进步带来更多生产能力和财富,促使城市形成。而中国明清时期,技术进步带来的剩余产品,一部分用于维持庞大帝国系统,一部分消耗在人口增加上,出现了类似“内卷”的情况。
工业革命:政党出现的背景
工业化使生产模式发生巨大转变,技术进步让多数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,工厂生产的利润和产值远高于人力生产。一个工厂的经济效益远超五十亩农田,这种生产力进步使更多人在工厂集合,产生严密的社会分工。
流水线工人与上下游的交流促进了思想解放,组织政治活动变得更加容易。工会在煤炭、铁路、印刷等领域迅速发展,工厂成为社会核心节点,其瘫痪可能导致国家瘫痪。与农业社会不同,工业社会是集中的,工人对工厂没有所有权,生产的产品被老板获取,这引发了工人的不满。
为应对这些变化,英国起初抗拒,试图团结中产阶级对抗工人阶级,后扩大投票权吸纳工人和矿工,最终建立民主制度。德国则先尝试用农村农业选票对抗城市工人,但随着城镇化比率上升,这种设计破产,德国产生了社会民主党(SPD)等先进政党,这些政党的影响力在当时远超现在,它们更像一个国家,与英国工党类似。
AI革命:未知的政治变革
目前人类的劳动在农业社会集中于第一产业,工业社会转向第二产业,如今大部分主要国家的劳动价值集中在第三产业(服务业)。AI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,它具有和工业革命或解放奴隶相当的潜力,能够在整个产业中替代人类,就像工业革命中机器取代农业生产中的人类地位一样。
这种结构性改变将是巨大的,必然会带来人类政治体制的剧变。当下多数政党、代议式民主及其他社会结构都是工业革命影响和进化的结果。虽然不确定AI何时能在服务业大规模取代人类并产生足够效用,但当这一天到来时,我们将面对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。
可能出现糟糕的情况:大部分人类的生产价值急速走低,寿命可能延长,最低工资可能变为最低收入;普通人的政治权力被大规模稀释瓦解,数据和基础设施的生产力高于人的生产力,社会可能回到封建社会或政教合一的国家。
当然,也有好的情况:生产力发展推动太空探索,地球成为人类走向星辰大海的起点;人类在技术进步或战争反思后相互理解、团结。
可以确定的是,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,大部分在20年后将不复存在,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充满危险的年代。
作者:盛煌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马斯克:将科幻乌托邦变为现实的...11-23
- 技术、劳动与政治:历史演进与未...11-23
- 学术造假背后的人才选拔困局:“...11-23
- 巴菲特,走好不送:价值投资的中...11-23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