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房卖不动,老破小却被抢破头
日期:2025-11-19 15:17:52 / 人气:8

在房价高企的往昔,“老破小”常被用来提醒消费者谨慎购房,这类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,户型面积多不超70平米,普遍缺乏电梯、停车位和物业管理,给人“脏、乱、差”的印象。然而如今,风向转变,社交媒体上涌现出不少“老破小”的拥护者,“远大新”一词也应运而生,围绕“老破小”还是“远大新”的讨论十分热烈。宏观数据也显示,二手房正逐渐成为市场交易主力,“老破小”受到人们的追捧,那么购房者们究竟看重它什么呢?
市场数据:二手房崛起,“老破小”受青睐
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1 - 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数据,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.8%,销售额同比下降9.6%。而同期全国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同比增长4.7%,二手房在交易总量中的占比达45%。上海、深圳等十几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同比增长超10%。今年一手房、二手房成交面积呈现一降一升态势,二手房对新房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。随着政策利好,如交易端放开限购、限售,信贷端降低首付比例、下调房贷利率,二手房成为市场交易主力,供需结构发生深刻变化。曾经被嫌弃的“老破小”,如今成了抢手货。
购房者图啥:不同需求下的理性选择
居住体验与配套优势
• 张隽的考量:今年4月中旬到8月初,张隽忙着装修在北京二环边购买的“老破小”。他去年年底以508万元(不算税费)买下,而两三年前邻居在六层步梯房三楼买70平米两居室花了580万元。房价松动是他买房的重要原因,截至2024年7月,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回落至2016年水平,今年10月,全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连续42个月环比下跌。他不喜欢“远大新”的高楼层,觉得人口密度大、小区拥挤、不安静,等电梯时间长,且公摊面积大不划算,还担心高楼层未来维护成本高。而他的“老破小”一梯两户,公摊小,还能看到成功翻新案例。他上班近,骑电动车只需10分钟,周边配套设施完善,有王府井生活中心、凯德茂大厦等,还有菜市场、公园、学校和三甲医院。核心区土地资源稀缺也使房价相对稳定。
• 王芸的养老需求:今年1月,浙江绍兴的王芸在杭州西湖边买了套1990年代的“老破小”。她明年55岁即将退休,一直想找养老房。杭州3月取消二手房限购政策,她看中这套一楼带小花园、两室一厅50多平米的房子,有“西湖情结”,想享受退休生活。房子暂时出租,月租金4000元,租售比略高于存银行。虽目前房子跌去十多万元,但她认为房子是自己钟意的,可以接受价格波动。
学区资源
• 刘丽的无奈之举:今年8月,成都的刘丽一家在一环边买了套70多平的“老破小”。她有两个孩子,大的明年上初中,想让孩子在教育资源较好的成都读书,但负担不起新房价格,隔壁小区电梯房要3万多元/平,二圈层房子也不考虑,所以选择了“老破小”,房价含税费共100万元,用公积金贷款,首付三成。
• 王梅的细致考量:王梅是“北漂”,孩子上小学四年级。她和老公看了很多房子后,买了天津市河西区的“老破小”。她比较看重房子周边居住人员构成,觉得这里比稍微偏远的新房居住人员更简单纯粹。虽然她担心房价波动,但为孩子上学和享受更好的医疗、教育资源,还是选择了市中心的“老破小”。房子在顶层六楼,59平米,总价105万元左右,首付50万元,公积金贷款20年,暂时租出去月租金2700元,房贷和租金基本抵消。
总价低门槛低,满足多样需求
年轻刚需群体
29岁的邵婷2022年在杭州想拥有自己的房子,父母反对但她坚持购买。她买下西湖区4楼一室一厅40多平的“老破小”,全朝南,超市、商场等都在两公里内,骑电动车不到10分钟到公司,适合一个人生活。次新房太贵太大,而这套“老破小”加上税费160万元左右,在她预算内。她父母后来也帮忙置办了家电。虽房价跌了一个首付让她心里难受,但她还是希望能在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家。
单身与中年群体
38岁的陈诚2023年底在长沙二环买了套两室一厅70多平的“老破小”,一楼带小院,价格不到50万元。他倾注时间和精力装修,喜欢房子的院子,适合养宠物,出门交通便利,周边有医院、商超和学校。民政部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口超2.4亿,独居群体庞大,“老破小”地理位置和户型特点契合都市男女住房需求。中年人也因吃够了租房与通勤的苦,想为孩子争取好的教育资源,“老破小”的高性价比很难不让人心动。
“老破小”受追捧是购房者在居住体验、配套资源、教育资源、经济实力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,反映出房地产价值逻辑正从投资品属性向居住本质属性转变。
作者:盛煌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AI时代,世界的逻辑会改变吗?11-19
- AI究竟有没有泡沫,是不是到了曲...11-19
- 看不见的生意:从传统行业到AI领...11-19
- 俞敏洪错在哪里了?11-19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