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抑郁药物,卖爆了
日期:2025-09-17 16:19:51 / 人气:7
一、抗抑郁药广告泛滥与市场需求的背后
如今,抗抑郁药广告随处可见,这让麦草感到惊讶和担忧。她刷到的是某喷剂的广告,打着科普幌子推荐药物,可能会误导病人。但面对越来越多的抗抑郁药广告,她也能理解。在健身房,10个人里有3个是病友;去医院复诊,普通号难抢,候诊厅人满为患;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增多,住院床位紧张,医生行色匆匆,护士人手不足。数据显示,中国抑郁障碍总人数达9500万,其中登记在册患者约3800万人(2023年),庞大的患病人群催生了躁动的药品市场。
线上购物平台上,常见抗抑郁药物销量以十万为单位,部分产品30天内种草飙升5倍。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化药销售额去年创下超91亿元新高,同比增长6%。手握阿戈美拉汀片的翰森制药跻身抗抑郁化药一级集团TOP3;京卫制药凭艾司西酞普兰片狂揽7亿销售额;绿叶制药的独家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销量暴涨99.9%。这表明抗抑郁药市场是一门炽热而残酷的生意。
二、社会观念转变推动患者就医
(一)身边抑郁现象普遍
多多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可能被压力拖入情绪低谷,同龄人面临买车、买房、找对象的压力,上至留守老人、被优化的中年人,下至困在学业里的青少年都不例外。她自己也曾因初中老师的冷嘲热讽、精神PUA以及大学时被造黄谣,抑郁加重出现躯体反应,但因害怕被贴标签,独自与情绪对抗,发病5年后病情演变成双相情感障碍 + 人格解体 + 暴食症。
(二)观念逐渐转变
多多认为焦虑抑郁不是见不得人的病,只是“心灵感冒”,早发现、早干预可把病扼杀在摇篮里,但很多人会因各种原因拖成重症。精神科医生腻腻察觉到观念的转变,以前农村中老年人喝农药自杀悲剧频发,现在年轻一代会主动寻求治疗。这是精神卫生工作多年推广和普及带来的改变,讲座、免费筛查、社区心理服务渐渐落地,大众认知水平在转变。
(三)精神科发展与患者就医
精神科医生转行医学事物经理的大雷也有同感,十年前精神科因病人少和患者长期吃药致贫,工资是院内最低的,如今精神科成了大医院的“黄金科室”,有不错收入,工作相对轻松,医生缺口逐渐缩小。这些变化推动了更多患者走进诊室,抬高了抗抑郁药临床需求,不少药企瞅准风口加码布局,如舍曲林主要仿制药企从2018年的三家涨至十余家,“年轻”的氢溴酸伏硫西汀今年有9家仿制药企入局,今年以来国内已有40个抗抑郁药(仿制药)获批上市,至少32款国产抗抑郁1类化药新药处于获批临床及以上阶段,涉及20余家药企。
三、抗抑郁药市场降价与格局变化
(一)原研药高价与暴利
“心灵感冒”蔓延、入局药企增多,但国内公立医院抗抑郁药物销售额一度踩急刹车。患者李瑞十年前查出抑郁症,每月药费占收入三分之一,当时舍曲林、思诺思等进口原研药价格高昂,仿制药疗效不如进口药,进不了三甲医院药房,很多患者因难以负担药费中断治疗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门槛高,新药推出缓慢,经典抗抑郁焦虑药物种类变化少。以伏硫西汀为例,售价曾高达500元/盒,化学生产成本仅6元/g,利润率惊人,国际巨头如辉瑞、丹麦灵北及美国礼来等凭借原研专利壁垒长期把持国内市场,与合资药联手切走近九成销售蛋糕。
(二)集采降价与国产药崛起
集采开启后,国际巨头倚仗原有市场主导地位,大多维持原研药价格体系,选择“放弃票”。而“光脚”的国产过评仿制药企积极踊跃,以价换量发起猛烈攻势。伏硫西汀纳入集采的6家药企中,最低中标价格仅为9.87元/盒,一片只需7毛钱,艾司西酞普兰、舍曲林等也价格大降,叠加医保,患者实际用药成本可能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。舍曲林纳入集采后,辉瑞的细分市场份额在短短半年内下滑了14%,入选的华海药业市场份额从不足10%跃升至超20%。随着多轮集采推进,抗抑郁药在等级医院销售TOP5厂家重新洗牌,本土药企吞下更多市场份额,豪森等企业逐渐占据领先地位,原研药被迫挤出价格水分、低头迎战,这也是抗抑郁药用药量增加但市场销售额下滑的原因。
四、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困境与现状
(一)患者依赖药物
多多服药9年,每天要吃8种药,她深知停药后身体会出现严重不适,戒药过程痛苦不堪,如发烧、头晕头疼、恶心呕吐,对声音、光线敏感等。很多抑郁症患者都面临“离不开药”的困境,抗抑郁药物容易“成瘾”的说法不胫而走。
(二)药物“撤药反应”
大雷认为药物“成瘾”说法夸张,更准确的是“撤药反应”。抑郁症发病机制未明确,广泛接受的假说与神经递质异常有关,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受体功能,逐步把神经递质恢复到正常水平,无法像消炎药一样立竿见影,患者必须长期、规律服药才能稳住病情,突然断药会出现“戒断反应”。
(三)心理治疗困境
抑郁症往往需要配合心理治疗打开“心结”,但心理治疗存在“高门槛”,一次心理咨询费用高,多数家庭负担不起。而且心理咨询师水平参差不齐,很多本职并非心理咨询专业的人考个证就接单,患者可能遭遇水平不佳的咨询师,甚至被嘲讽、鄙视,导致心理治疗推广难上加难。
(四)患者倾向服药
抗抑郁药物药价大幅下降,症状改善效果更稳定,因此多数患者倾向于吃药,那些同时服用多种药物、甚至终生服药的患者数不胜数,多多也决定终生服药,与病魔抗争。
作者:盛煌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喊叔圈 “老婆”,写女星 “梦文...09-17
- 太二闭店危机与刘强东餐饮新布局...09-17
- 不做外卖的餐厅,藏着最鲜的烟火...09-17
- 抗抑郁药物,卖爆了09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