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导航都要收钱,百年豪车巨头急了
日期:2025-10-24 14:41:33 / 人气:4

德国百年车企奔驰,最近的日子不好过。据媒体报道,梅赛德斯-奔驰(下称“奔驰”)正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,截至目前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,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50万欧元(约合人民币412万元)补偿金。尽管奔驰回应称相关信息不涉及中国市场且“裁员3万人”数据不准确,但百年车企近年陷入转型失利、业绩低迷的困境,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一、销量业绩双受挫:裁员背后的残酷现实
早在今年3月,德国《Handelsblatt》就报道奔驰管理层将为离职员工提供丰厚遣散费,方案主要针对工程师、行政、IT领域员工,4月启动且员工可在2026年3月前申请。彼时消息显示,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(Ola Källenius)希望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,目标是到2027年通过外包、不填补空缺职位等方式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。
上半年,奔驰进一步宣布大规模裁员和成本削减计划:截至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%,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,并实施间接岗位裁员。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,是集团销量的持续不振。官方数据显示,奔驰第三季度全球销量52.53万辆,同比、环比分别下滑12%、4%;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.16万辆,同比减少9%。
销量低迷直接冲击营收与利润。去年奔驰总营收1455.9亿欧元,同比下滑4%;息税前净利润(EBIT)136亿欧元,同比下滑31%;净利润104亿欧元,同比大跌28.4%。为增强投资者信心,奔驰拟派发每股4.3欧元股息(上年同期5.3欧元),并决定24个月内回购不超过50亿欧元股票。但今年上半年颓势未改,营收663.77亿欧元,同比下滑8.6%;净利润由去年同期60.87亿欧元降至26.88亿欧元,跌幅高达55.8%,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9.57亿欧元,同比下滑68.7%。
中国市场的疲软是奔驰业绩下滑的重要推手。2024年奔驰在华营收231.39亿欧元,同比下降8.5%;销量68.36万辆,同比下降7.3%,是其全球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。今年上半年,奔驰在华累计销量29.32万辆,同比下滑14%,依旧是全球市场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区域。
二、付费功能引争议:运营策略加剧市场困境
除宏观市场竞争压力外,奔驰备受争议的运营策略也加剧了在华困境,其中“付费解锁功能”引发广泛吐槽。近日有车主反映,手机端免费使用的高德导航,在奔驰车端需收费,3年套餐价高达1998元,年均666元。
不仅软件收费,已装车硬件的完整功能也需额外掏钱。例如国内20万级造车新势力轿车常标配的后轮转向,奔驰仅免费解锁4.5度转向,若想解锁10度转向,包年价4998元、三年套餐12998元、买断价超1.6万元。此外,远程控制功能需798元开通,车内声浪要198元购买。
这些收费项目引发大众激烈讨论:有人对基础功能收费表示不解,有人认为其使用体验与国产车差距甚远,更有网友犀利吐槽“现在买车最庆幸的,是刹车和油门不用额外收费”。争议声中,奔驰的品牌形象与用户好感度受到一定影响。
三、在华转型寻出路:电动化与降本的双重挑战
奔驰高管曾多次强调中国是其最重要的市场,而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战场,奔驰能否守住份额,不仅关乎短期营收,更决定其在未来出行战役中的命运。康林松坦言:“我们在市场上不能犯任何错误。”
今年2月接棒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(Oliver Thöne),肩负起扭转局势的重任。尽管奔驰2016年就推出电动品牌EQ,但EQ系列销量远不及国内造车新势力。第三方数据显示,9月奔驰EQB、EQE SUV、EQA、EQE车型销量分别为370辆、238辆、266辆、103辆,累计不及小鹏、零跑、蔚来等品牌单月销量的十分之一。
为改变现状,奔驰规划到2030年推出36款新车型,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,并宣布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。值得注意的是,佟欧福表示奔驰不会放弃燃油车,“智能化不是电车专属,智能科技也可应用于燃油车中”。
降本仍是核心任务之一。奔驰计划到2027年使中国市场本地物料成本较2024年降低10%以上,可变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下降20%。具体措施包括推出新一代电池、加强标准化以减少ECU(电子控制单元)数量,以及简化车型架构——例如未来入门级车型仅选一款发动机。
然而,研发新品与调整架构需长期投入,对当下危机迫在眉睫的奔驰而言,裁员是快速降本提效的直接举措。但大规模裁员可能导致人才与经验流失、员工士气下降,这剂“猛药”是否会“饮鸩止渴”,仍需时间检验。百年豪车巨头的转型之路,注定充满挑战。
作者:盛煌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原来嘴甜真的有好处10-24
- 连导航都要收钱,百年豪车巨头急...10-24
- 维基百科在AI时代的衰落:平台价...10-24
- 维基百科在AI时代的衰落:平台价...10-24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