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泡玛特“翻车”:不止直播间的79元挂链,更是暴利与信任的失衡

日期:2025-11-09 11:39:54 / 人气:2


继李佳琦的79元眉笔争议后,泡泡玛特因一款售价79元的挂链盲盒陷入舆论漩涡。在DIMOO“新生日记”系列发售直播中,员工一句“哎嘛,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(贵)”与同伴“没事,会有人买单的”的对话被意外收录,瞬间点燃网友情绪——这番被解读为“内涵消费者是韭菜”的言论,不仅让品牌遭遇信任危机,更将其长期存在的定价争议、品控问题推至聚光灯下。
直播间“失言”:79元挂链背后的定价敏感点
这场直播事故的导火索,是一款材质为锌合金、聚酯纤维、树脂玻璃等的挂链盲盒。尽管泡泡玛特客服解释“相关情况正在核实”,且内部人士否认“开除员工”的传言,但79元的定价已触碰消费者的价格神经。有网友直言“塑料挂链卖39元尚可接受,79元就是明摆着割韭菜”。耐人寻味的是,即便争议声不断,该系列挂链在官方商城与京东旗舰店均显示“售罄”,只是京东店铺“已售49件即售罄”的数据,被客服以“统计不准确”含糊带过。
这并非首次“79元定价”引发舆情。2023年李佳琦因79元眉笔反问网友“工资涨没涨”遭全网抵制,而此次泡泡玛特的“失言”,更像是戳破了“潮玩溢价”的一层窗户纸——当员工私下都对定价存疑,品牌对外宣称的“设计价值”“收藏意义”便显得苍白。
毛利率碾压奢侈品:暴利下的品控短板
直播事故只是“冰山一角”,泡泡玛特的定价争议早已暗藏在财报数据中。2025年上半年,其毛利率高达70.3%,不仅远超苹果(47.18%),还超过LVMH集团(66.84%)、历峰集团(67.2%),与爱马仕(70.67%)基本持平。而在产品端,泡泡玛特既有售价6999元的梵高博物馆联名手办,也有拍卖价达108万元的初代LABUBU手办,高端化布局清晰。
但高毛利率并未匹配相应的品控与售后。近期有消费者发现,“SKULLPANDA餐桌系列”手办的品牌英文“POP MART”被误印为“POP MAET”,如此低级的错误引发“高价低质”的质疑。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泡泡玛特累计投诉量已达20817件,品控瑕疵、售后推诿成为高频问题。一边是堪比奢侈品的溢价,一边是屡遭诟病的品控,这种“失衡”让“割韭菜”的指责愈发刺耳。
潮玩经济:不能只靠“盲盒套路”续命
从业绩数据看,泡泡玛特仍处于增长轨道——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45%至250%,海外市场增速更是高达365%至370%。但此次直播事故暴露的,是品牌对消费者的“傲慢”心态。当员工潜意识里认为“再贵也有人买”,当产品溢价脱离品质支撑,潮玩的“收藏价值”便容易异化为“炒作泡沫”。
潮玩经济的核心是情感共鸣与设计创新,而非单纯依赖盲盒的“赌徒心理”和过高的品牌溢价。泡泡玛特若想摆脱“割韭菜”的标签,需要的不仅是加强直播管控,更要重新审视定价逻辑与品控体系——毕竟,消费者或许会为“热爱”买单一次,但不会为“傲慢”持续付费。直播间的“失言”尚可补救,信任的崩塌才是真正的“翻车”。

作者:盛煌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盛煌娱乐 版权所有